卧式杀菌釜的设计是什么?


(1) 蒸汽供应


① 如果蒸汽供应不足,很难将杀菌釜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加热温度延迟,不能满足预期要求;灭菌温度经常波动且不稳定。因此,灭菌操作期间蒸汽管道的压力不得低于6.19kg/cm2。

② 每个杀菌釜的蒸汽进口管应足够大,以便在合理的时间内完全清除罐中的空气。蒸汽可以从消毒锅的顶部或底部进入,但必须与排出空气的部分相对。

③ 为保证灭菌温度能准确控制在0.5-1.0℃的波动范围内,进汽管道常配备直动或气动自动控制阀及蒸汽支管,供加热期间使用。前者的管径应小于后者,以减小自动控温时的波动范围。但是,当自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支管直径应等于手动操作的供汽管道直径。

④ 蒸汽分散管是蒸汽进入灭菌锅的连续部分,即带孔的蒸汽管,使蒸汽在釜内均匀分布。卧式杀菌釜的蒸汽扩散管长度应与杀菌釜相同。其孔设置在蒸汽管顶部90°,蒸汽分散管的中部从釜外与蒸汽供应管连接。

⑤ 蒸汽分配管上方不允许有挡板。

⑥ 如果灭菌罐长度超过6m,则应在灭菌罐两端的1/4处安装蒸汽供应管,并分别与同一蒸汽分散管连接;也可安装双排平行蒸汽分配管。

蒸汽分配管上的孔数应根据管道上所有孔的横截面积之和必须大于蒸汽供应管横截面积的1/2-2倍的要求确定。

蒸汽扩散管上所需的孔数可参考下表:

(2) 除气

罐头食品必须在“纯”(无空气)蒸汽中灭菌,以达到良好的杀菌釜效果。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罐周围会形成绝缘层,影响罐的杀菌釜效果;此外,高温条件下蒸汽中的空气也会导致罐体,特别是密封件的腐蚀。

事实上,装有罐头的卧式灭菌罐中70%-80%的空间仍然充满空气。如果灭菌前不排除罐内空气,罐内会出现冷区,热量分布不均匀,罐内灭菌效果不一致,导致质量问题。

为此,杀菌釜装置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直接安装阀门或与阀门控制的管道相连。排气管具有以下要求:

1.必须确保灭菌前去除罐中的空气。

2.必须安装在灭菌锅进汽部分对面的位置。

3.尽量不要使用球阀,因为流经阀门的蒸汽和空气会受到阻力,降低排气效率。

4.卧式灭菌罐的排气管位于灭菌罐顶部,距两端50cm设置一根,每隔1.5m增加一根,通常与直径25mm的管道平行。

5.排气管和所有附加管、一般集气管或与外界连接的集气室越短越好。卧式灭菌锅上的排气管通常全部连接到主排气管上,只有其端部相邻部分装有阀门。所有排气管和集气管也可与不再配备控制阀的集气室连接。

6.排气管的直径必须大于供汽管的直径,集气管和集气室的截面积应等于与其相连的所有排气管的总截面积。

查询您想了解信息